家庭是社会的细胞,家庭平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。共筑家庭平安,既是群众所愿,亦是妇联工作重要责任。2019年,江北区妇联携手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,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和专业特长作用,在全区开展“平安家庭”创建系列活动,以千家万户的“小平安”汇聚平安江北“大平安”。开展“平安家庭”创建、宣传平安家庭安全防范知识,有效增强家庭成员的安全防范意识,预防儿童伤害,提升妇女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。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成立70年之际,9月27日,由江北区妇联主办、重庆上善青少年安全教育发展中心承办的“平安家庭”创建活动暨“安全总动员”主题活动在郭家沱望江小学开展。活动采取体验式教育为主,利用大型充气设备与各种趣味活动构建安全嘉年华活动。对全校300余名小学生,分低龄段(1-3年级)和高岭段(4-6年级)两个年级阶段进行教育。
安全嘉年华由迷雾寻踪、蚂蚁搬家、牵牵绳结、不做小霸王等4个课程构成;每个项目由专业教官进行指导,以体验活动为载体,了解安全知识与必要逃生、自救技能为结果导向,让小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既收获知识,又获得乐趣。
【迷雾寻踪】克服烟热恐惧,顺利实现逃生
据统计,火灾中被浓烟中毒导致死亡的人数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85%以上,是烧死者的4-5倍。在一氧化碳浓度达1.3%的空气中,人呼吸两、三口气就会失去知觉,呼吸13分钟就会死亡。通常的情况下,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约占0.06%,当其浓度达到2%时,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,达到6%、7%时,人就会窒息死亡。在火灾发生时,烟的蔓延速度超过火的速度5倍,其产生的能量超过火5-6倍,危害巨大。因此,体验学习发生火灾时我们如何顺利从浓烟状态下逃生,同时让孩子感受火灾发生时穿过浓烟区的真实体验,会大幅提升孩子面对灾害时的心理素质,掌握浓烟逃生的基本技能与要领。
活动现场采用可充入演练用烟雾的充气气垫装置模拟火场,先让参与的孩子自由完成“烟道逃生”体验,随后结合专业老师的讲解,再次体验中感受“捂住嘴鼻”等关键要领,顺利实现“烟道逃生”。并在孩子们熟练掌握关键技术要领后进行“烟道逃生”计时大比拼,再次加强对该项求生技能的掌握力度。活动中,个别低龄段孩子在模拟体验中被模拟的烟雾吓哭了,授课老师针对胆小的孩子进行了专项心理疏导,并让胆大的同学再次带领胆小的同学多次体验,最终克服了对烟热的恐惧。
【蚂蚁搬家】选材质、制担架,紧急救护我最行
以体验式游戏的形式,参与学生角色扮演一起体验并学习固定搬运、伤员转移等事故中常用应急技能。让孩子在专业老师的示范讲解下体验并学习简易担架的制作;体验、学习紧急搬运,转移伤员的运输技巧。
本次安全教育嘉年华活动,蚂蚁搬家项目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项目,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熟记口诀,三步便能熟练掌握。低龄段的小朋友态度非常端正,学习非常认真,动手实践能力也非常强。全体学生在多次模拟演练中熟练的掌握了该项技能,最后还分组进行了现场计时紧急搬运比赛,同学们玩得非常开心。
【牵牵绳结】识材质,记口诀,安全绳结助逃生
以情景式带入,现场示范的方式,能说出绳结的材质、用途,让孩子了解打绳结的意义及用途;
现场孩子们记住了打绳结的易记口诀,学会了双平结接绳结的手法。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,所有参训孩子都明白了高楼着火,不能盲目做出过激举动,不能直接跳楼,学会用床单或者窗帘打绳结,争取逃生机会。
【不做小霸王】拒绝霸凌,不让青春毁于暴力
通过扔沙包游戏互动,让孩子们抢答并讨论甄别校园欺凌和暴力行为,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,教育和引导儿童知道什么是欺凌行为,正确分辨生活中的欺凌和暴力行为。培养儿童面对欺凌、暴力侵害时的处理技巧和能力,知道如何应对欺凌,更好的保护自己。
保护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江北区妇联通过“平安家庭”创建、宣传平安家庭安全活动,不仅提高孩子们安全意识,更是引导广大家庭关注儿童安全,让孩子们在健康环境中快乐成长。共建平安家庭,共享幸福生活,积极投入到“平安家庭”创建活动中,为构建平安江北作出积极贡献,向祖国献礼!